• 首页
  • 时政要闻
  • 发改动态
  • 营商环境
  • 一带一路
  • 乡村振兴
  • 产教融合
  • 生态环保
  • 社会
  • 法制
  • 财经
  • 住建
  • 公益
logo 观点
  • 中宏网重庆首页 >
  • 住建 >
  • 观点 >
  • 正文

“补齐硬件短板要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”

2022-07-07 09:43:56 来源:重庆日报
分享到: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
  ▲重庆武隆乡村旅游示范点—大田湿地人家。(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).jpg

重庆武隆乡村旅游示范点—大田湿地人家。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

  7月5日—6日,“看重庆乡村建设如何补短板”理论调研组先后走进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、大田村,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、三圣镇天宫村,聚焦“乡村硬件建设”,为乡村基础设施的“建、管、用”把脉问诊。

  5日下午,调研组来到武隆区沧沟乡,先到大田村了解乡村硬件设施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情况,随后到沧沟村调研乡村硬件设施的建管用情况。“不光要建得好,还要管得好。”武隆区沧沟乡党委副书记黄琼说,比如在农村垃圾的治理上,除了建立户收、村集中、镇清运的垃圾三级收运体系外,当地还设立公益性岗位以及成立志愿服务队,做好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管护、公共卫生的清扫保洁。

  6日上午,调研组走进北碚区三圣镇天宫村金色果园,站在山顶,郁郁葱葱的柑橘园尽收眼底,彩色便道在林间蜿蜒,不远处的乡村驿站热闹非凡。顺着柏油路一路前行,调研组来到柳荫镇东升村,“柳门竹巷”艺术院落、“稻香故园”“童画工坊”“闻柳观渠”等景观节点引人注目。

  “现在水电路气网都进了村,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便很多。”柳荫镇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江洪流说,按照“艺术乡村化、乡村艺术化”思路,该村推进艺术乡村建设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目前已完成300户农房整治及周边环境提升,建成杨家坝、王家坝特色院落,梅家湾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院落等。

  “硬件设施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。”江洪流说,在硬件设施建设上,该村按照农民急难盼的需求,优先考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难点。同时,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,利用农民投工投劳统筹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“武隆在乡村建设中坚持传统村落保护与现代设施提升有机融合,大田湿地人家将土家村落保护与现代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有机融合,做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双促双提,让传统村落在现代进程中有机生长。北碚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,与西南大学、四川美术学院校地合作,将农业科技、公共艺术与乡村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改善相融合,实现了产业兴、农村美、农民富。”西南大学经管院教授、巴渝学者高静说,未来数字乡村建设一定是围绕“五大振兴”服务乡村建设,让数字更好赋能乡村发展。同时,补齐硬件短板也要注意避免乡村的无序建设、重复建设等。

  市农村社会事业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全市农村硬件设施短板加快补齐,乡村水、电、路、气、网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。比如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方面,全市初步形成以城区为中心、乡镇为节点、行政村为支点、村民小组为网点的交通网络,新改建“四好农村路”8.4万公里,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.2万公里,全市行政村通畅率达92%;农村“厕所革命”方面,全市编制完善了相关标准规范,确定了以三格式户厕为主,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、沼气池式户厕为辅的多种改厕模式,累计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40.91万户,农村公厕7885座,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.9%;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,全市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规范体系,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87座,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99.9%。

  “接下来,全市将加快补齐乡村硬件短板,做好乡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。同时,更加注重乡村硬件的有效管护,做到乡村基础设施的建管并重和科学运维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编辑:华官林
审核:徐璐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  • 重庆江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项目开工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10250号

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-1

Copyright © 1998-2015 by www.zhonghongwang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